8

【字作櫱03】里山案例

2023-01-10

吉拉米代(東華大學)

春季,沿著蜿蜒於峭壁的水圳採收梅子和箭筍;夏天,在生態豐富的鱉溪中觀察、溯溪、納涼;秋日,採收作物、稻穀準備過冬;冬天,圍著營火聚會、歌唱、談天說地。這些是吉拉米代部落的生活風貌,內含著阿美族互助合作的習慣,部落對於山林的傳統知識,是人們依賴山林資源而發展的生存模式。

位在花蓮富里的吉拉米代部落,就是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「里山倡議」的一份子。他們在2009年配合有機村發展,由花蓮農改場協助成立推動委員會。2012年在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協助與培力下,以「里山」的理念,從生活面讓族人重新認識自己居住環境資源的可貴,進而將部落的梯田與水圳地景登錄為「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區」,以便維護管理吉拉米代部落的文化景觀。

吉拉米代部落一方面發展地方特色休閒旅遊,從族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出發,安排與規劃部落體驗活動,帶領遊客認識這美麗的桃花源,以觀光帶動產業活化。另一方面,在保護環境中的生物與棲地的前提下,成功發展出獲得「綠色保育標章」認證的農產品。除此之外,也更進一步將部落傳統知識帶進永豐Cilamitay 阿美族實驗小學,傳遞給部落最小的年齡階層 pakalongay (巴卡隆愛),實踐部落文化的傳承與自然環境的共存的永續生活。


將傳統知識傳遞給最小的部落年齡階層pakalongay(巴卡隆愛),實踐文化傳承與自然環境共存的永續生活。



羅山有機村(富里鄉農會)

被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環繞的羅山村,擁有得天獨厚的水源及地理環境,豐富的生態加上有機的耕作方式,正好與里山倡議的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」的願景不謀而合。富里鄉農會在總幹事張素華的推動之下,2018年正式加入了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,成為全台地方農會首例,並決定與環境資源良好的羅山社區合作,以「竹子」作為發展里山的起點。

在富里鄉農會的帶領下,再加上羅山社區、林務局及工研院的四方共同合作,重新整理羅山近60公頃的荒廢竹林,修整步道的同時保留偏山的棲地。過程中砍下的竹子也不被浪費,除了製作成有機稻田的堆肥、竹炭及竹醋液,在進行碳化的過程,更產生了能加熱山泉水的熱能,形成一處泡腳池;另外還有大家熟知的泥火山豆腐、炒米香等產業持續地在發展中,羅山居民更復興了一項社區傳統工藝—手工斗笠的製作技術。

除了羅山村歷史悠久的有機耕作,和各式有趣的農村體驗活動,富里鄉農會更持續推動食農教育。立足於「吃在地、食當季」的惜食共好理念,從稻草藝術季看見農村文化價值,還開發食農桌遊、開辦里山食藝教室,回應「與大自然和諧共存」的里山核心理念,實踐人與自然共存的友善地景。


稻草藝術季結合富里農會花海和社區創作,近年成為富里的休閒好去處。



鱉溪有機米(天賜糧源)

天賜糧源是一間有機碾米廠,座落在富里永豐村。天賜糧源與契作(契約耕作)農民共同分享利潤,將能保護生態、符合里山理念的有機米,以聯合品牌的理念實現共同行銷。在這當中除了耕種,每個農民都還有自己獨特的技能,像是開民宿、賣土虱、煮咖啡、開植保機等,所以天賜糧源將其彙聚成一個品牌,將故事講好、把產品賣出去。

因為追求里山精神的核心價值,天賜糧源也將其生產基地規劃改造,除了草地、花園、加工區、冷藏倉庫和行政辦公室,更創建了「農藝教室」的大空間,讓許多的活動、講座、連結持續在這發生。例如許多跨界的合作專案,結合藝術、音樂、教育和生態等議題,讓各地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匯聚到富里。透過專業人才的協助,改造美化空間、設計農村繪本、食農教育課程、開設多元工作坊……等,這些新的刺激或創意,都帶給人們對於富里農村有更多的想像及可能性。同時,也吸引到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有機會來好好認識「富里」。

不同於其他里山案例以產業鏈的推動模式,天賜糧源還設立了「富里製造農村實驗基地」,辦理工作坊、駐村等活動,期望以此地為據點廣泛地經營在地特色,找出富里的核心精神,吸引更多人來到富里,建立共同的身份認同。除了鼓勵年輕人返鄉生活,也吸引更多移居者想要移居,讓在外地的富里人以家鄉為榮。如果這樣的經營模式能夠在富里成功實施,或許是台灣農村發展經營的典範。


天賜糧源時常開設食農教育課程,將有機米與環境友善的理念,傳遞給富里的孩子。




>>本文收錄在 字作櫱 Nie’s Paper No.03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