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

【字作櫱00】意想不到的空間變形記

2021-10-15

編輯 林佩儀

「櫱」空間的建築本體,最早是富里的東山糖廠。東山糖廠成立於1960年代,也是當時富里鄉重要的就業機會。我們可以想像在那個年代,空氣中飄來淡淡的蔗糖香,甘蔗從種植到採收,紅糖從製作到成形,勾勒出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地理環境。最終,糖廠也因政策的開放而沒落、關閉。現在坐落於糖廠土地的是「天賜糧源股份有限公司」,新的產業也為周圍環境帶來新的樣貌,現今永豐地區開始種植有機水稻,成為富里的一處有機聚落,舊糖廠空間成為有機米生產基地。如今,這片草坪不再是甘蔗卸貨處,而是產出一包包的有機米,把飽滿的稻穗和土地的故事,運往全台各地。

照片來源:富里鄉誌 張振岳老師

照片提供:翁啟原

閒置的糖廠空間在天賜糧源進駐後已做了部分活化,而「櫱」空間所在的位置,就位於大門口進來左手邊的建築物2樓。有趣的是,1樓空間為稻穀冷藏的儲存空間,登上2樓放眼望去都是稻田景緻,能夠與農業比鄰而居的「共同工作空間」,就是「櫱」空間最大的特色。2樓的空間過去曾經作為各式活動的場地,例如與天賜糧源合作的「大米缸計畫」,或是「富里983」每年11月初舉辦的穀稻秋聲活動,都曾經在這樣的空間裡進行展覽。進行展覽所需要的空間條件需求不高,但若要作為「共同工作空間」使用,著實花了我們不少心力和經費進行空間的大翻修,最後才成為現今的模樣。從東山糖廠到天賜糧源,再變成現今的因天賜糧源執行國發會「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」而誕生的「櫱」空間,讓我們好好期待共同工作空間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吧。

照片提供:翁啟原

照片提供:翁啟原

>>本文收錄在 字作櫱 Nie’s Paper No.00期